拿不到华为官方授权,还想卖华为,你该怎么办?| 科技零售.定位!
点击了解华为融合实操大课↓↓
作者|扁担客大叔
编辑|海建
随着华为引入徕卡摄像技术,凭“拍照卖点”和“5G优势”一跃腾飞;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制裁,而彻底激起了国人追捧华为手机的风潮,同时在全球已经风靡。
△ Canalys2019年Q2报告
Canalys发布的报告(上图),2019年第二季度,尽管其他国产手机一路跌跌不休之下,华为手机逆势上扬31%,市场份额直逼40%;华为、OPPO、vivo、小米和Apple五大品牌总体市场份额91.7%,只给Others留下8.3%的狭小空间。
△ 华为HESR授权店样例
行业历史经验证明,手机品牌的集中化,必然催生品牌专卖店的蜂拥而起;余承东岂不意识到这层规律?华为的专卖体系其实早在3年前就开始线下布局,除了T1-T3依托华为授权高体店之外,T4-T6市场更对深耕数十年的OV渠道体系造成巨大冲击,同时也对本地手机零售商形成了极大压迫——拼命争抢“华为授权专卖店资源”!
△ 华为总裁余承东表态线下体验店过万家
2019年3月14日,余承东在上海HiInK生态大会上表示:“华为线下体验店是4000家,目标是扩展到近万家。”
虽然官方声势很大,但对于零售商而言,又陷入了“两难境地”:
第一,数年来终于等到了目前最佳的品牌专卖
单机毛利400-1000元的红利时期够吸引人,你不与“隔壁老王”抢夺资源行吗(甚至很多本地连锁干脆直接投靠华为,做100%全华为)?
第二、动辄数百万的投资让人唏嘘不已
和之前的MOTO、NOKIA等厂商一样,那些游弋于厂商操盘圈的“老炮们”,设计的游戏规则依然是“拼命吸纳渠道资金”策略;恨不得把你的资金吸光,不让你有闲钱给其他竞品。
开一家“华为授权体验店”,到底需要多少钱?
暂且不说华为PLUS,就拿150平米HESR(县级新兴市场华为授权体验店)来说,商铺租金(无转让费)、基本装修、货品及人工等等,没有个70万以上恐怕也下不来;再加上新款预留进货资金30万,起码也得准备100万进行周转!
如果按照单机毛利400-800来算,每个月达不到实销手机200台也休想赚钱,当然如果融合产品毛利占比30-40%以上,这一块可是意料之中的额外收获!
可是,目前的大部分华为专卖体系零售店,在融合产品销售方面是一大短板!卖手机吧,简单——“招呼→询价→报价→折扣或赠品(有异议时)→打包或走人”,非常简单。而融合产品就不一样了,毕竟是新的品类,涉及到太多的体验场景和内容,和手机是大不一样的,这一痛点,是时候该解决了!
结合这一痛点,我们继上次武汉#沉浸式探店游学#之后,不得不再次更深度启动8月25-27日的“如何卖好华为融合产品"的超级大课;特别邀请GfK中国、卖教售、七星国商书院、融合场景研习社和香港伍亿空间设计分别就融合产品趋势、团队架构KPI、产品爆款打磨、场景化及互联网工具赋能等多个维度,进行深度剖析,期望给全国的华为零售店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引导(课程表如图)。
再回到华为授权体验店的话题,香港伍亿空间设计周强托总经理告诉大叔,目前华为官方对于一二三线城市授权店有了新的要求,所有店必须开在Shopping Mall,且有官方进行掌控(商家投资);换句话说,所有门店开设权、管理及员工归属官方,零售商仅扮演投资商角色。
△ 伍亿承担装修设计的华为体验店内景
至于县级HESR,7-8月份也基本完成了资源商家的筛选,能拿到授权的基本上都拿到了;同样,换句话说,你要想做华为,只能另辟蹊径了。至于拿不到官方授权的零售商如何借力“华为融合产品”继续往下发展,在这届超级大课上,我们讲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度剖析。
周总表示,近段时间由于华为专卖资源的火爆,伍亿承揽的华为专卖店装修项目激增,几乎快达到爆棚的境地;他不得不增加数倍工厂、设计及施工人手来满足客户装修华为专卖店的需求。
毫无疑问,华为授权专卖店和华为融合产品,是萦绕在近20万家手机零售店老板心中许久挥之不去的痛;华为,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品牌,值得尊敬,要想通过它来赚钱,却也没有那么容易!
大叔认为,
华为再紧俏,总有不好的时候;
厂家再优秀,那也是别人的辉煌!
只有自己认真学习、勤于创新、反复实践,最后留下可是自己的终身财富;2019年8月25-27日的#科技零售.超级大课#郑州站《华为融合产品实操专场》,我和香港伍亿空间周强托周总诚邀您的到来... ...
推荐阅读:新疆之窗
相关阅读
华为助力福建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防汛视频会商指挥系统

今年福建省防指召开2020年汛期气候趋势会商会议,会商分析预测福建省汛期气候趋势——雨季降雨偏多,台风偏多偏强。据介绍,为了更全面应对防汛工作,目前福建省水利厅
2020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峰会在福州举行,共话数字福建未来
作为数字中国思想的源头和实践起点,数字福建过去20年的探索和实践硕果累累。8月19日,为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“数据基础设施”,激发数字经济这一新动能,由福建
厦门大都市版权与免责声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厦门大都市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厦门大都市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厦门大都市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厦门大都市的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。